男孩子“丁丁”多长才正常?有几种情况要警惕(附全年龄段男性尺寸表)
2024年11月13日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,除了身高体重,男宝的“丁丁”也是家长十分关心的话题,生怕孩子“丁丁”发育异常甚至是小阴茎,但又没及时发现影响了未来的幸福。可鉴于这个话题涉及隐私,公开取经多少有点小羞耻,所以很多妈妈只能趁带孩子游泳或健身房洗澡的时候,偷偷观察同龄小朋友的“尺寸”。
说到底都是关心孩子的发育状况,身高能明晃晃来比较,丁丁却只能暗戳戳来偷瞄,未免有些憋屈。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男孩子丁丁的正常尺寸,以及哪些情况需要警惕。 Ps:收藏文章,随时了解孩子发育情况~
01 阴茎正常的尺寸是怎么样的?
阴茎的发育是衡量男性性发育的重要指标,发育尺寸不正常时提示可能存在内分泌或遗传性疾病。那么阴茎到底多长才正常呢?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阴茎正常参考值标准,几个标准的范围都大差不差,根据《小阴茎规范性诊疗进展》这一报告结果,我们整理了下图供大家参考:
数据来源:参考文献[1]
只要孩子在自然状态下(未勃起),阴茎伸展长度在上图相应的范围之内,那就是正常的,假如说低于最后一列”平均值-2.5标准差”所对应的数值,那么就要引起注意了。 要想知道孩子阴茎发育到底是否正常,准确测量是最为关键的一步: 👉第一步:让孩子直立或平躺,保持放松 👉第二步:将丁丁水平拉伸(千万不要为了多一点长度就使劲拽) 👉第三步:用直尺从阴茎根部量到龟头顶端(不包括包皮长度) 再次提醒,一定要保证阴茎是在未勃起的状态下才能测量,如果在测量中感到有勃起的苗头,就还是晚一点再测量吧;另外,测量时记得保护好孩子的隐私哦~
02 测量数值在非正常范围 是小阴茎吗?
如果测量孩子的丁丁长度小于上表的“平均值-2.5标准差”,是比较值得警惕的,说明孩子有可能是“小阴茎”,可能表现为不能正常站立排尿(容易尿湿裤子)。 不过,小阴茎的发生率非常低,更多可能还是操作手法失误造成的“误会”,建议大家给孩子测量时如果发现尺寸不在正常范围内,先不要急,不妨按照操作流程反复多量几次,或直接带娃到医院去量。 那万一真的是小阴茎,该怎么办? 小阴茎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多学科共同协作,结合体格检查、内分泌评估、影像学检查及性腺活检等来进一步去寻找小阴茎的病因所在,综合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法,包括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等。 药物治疗: 药物治疗是男童小阴茎的主要治疗方法,主要包括外源性雄激素、促性腺激素等。目前认为给药越早疗效越好,所以还是需要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注意用药前后要定期(一般是每3个月)复诊评估,以监测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。 手术治疗: 若药物效果治疗不理想,成年后阴茎在自然状态下<4 cm或勃起状态下<7.5 cm,可能需要考虑进行“阴茎延长术”来治疗。 具体选择何种治疗方法,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医生讨论。
03 实际大小正常,视觉效果短小 要警惕这几种情况
有些实际大小正常,但是肉眼看起来很短,这种一般不是小阴茎,可能是以下几种问题: 1. 隐匿阴茎。这是一种先天性阴茎发育畸形,丁丁是缩在体内的,只有浅浅的一层包皮是凸在外边(看起来像是包茎),外形看起来像是阴茎短小。 2. 蹼状阴茎。阴囊皮肤延伸至阴茎腹侧并与阴茎皮肤融合,所以外观看起来短。 3. 肥胖性埋藏阴茎。肥胖的孩子脂肪较厚,会掩藏一部分阴茎体,表面上看起来自然就短了。 图片来源:参考文献[2]
隐匿阴茎和蹼状阴茎一般可以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来帮助丁丁顺利“露出”,而肥胖性埋藏阴茎只要及时控制体重就没有太大影响。
最后想说的是,家长关心孩子的“丁丁”发育情况是正常且应该的事,但“丁丁”作为身体的隐私,不建议家长通过与同龄孩子来比较进行主观判断,更合适的方法是对照标准范围量表,只要尺寸在正常范围之内,外观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异常,那么家长就不用担心。如果是测量尺寸低于“平均值-2.5标准差”,又或者是外观看起来异常短小,可能存在健康问题,需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一步检查~ 【参考文献】 【免责声明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