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测评
在线测评

“晚长”孩子等到14岁还迟迟没长个,爸妈坐不住了…

2025年04月17日
分享:

转眼已经开学好一段时间了,有家长问,我家孩子和同班同学比矮了半个头,还跟放假前一样,是矮小还是晚长?”



在门诊也看到过一些案例:孩子小学时身高不太突出,虽然每年自然增长4~5cm,但骨龄始终比实际年龄小两岁多。甚至有的孩子爸妈以往存在晚发育,根据自身经验判断,不少家庭抱侥幸心态,选择再观察个几年。


就这样等到升中学,进入青春期,身高增长却没什么变化了,更别说这个阶段本应有8~14cm的生长突增。后来复查才发现,骨龄跟年龄差距已经急速缩小,性发育也启动了,原来并不是“晚长”,家长很焦急,提出要做干预或治疗。


身高发育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问题,怎么知道孩子到底是不是“晚长”,接下来还有没有生长后劲呢?




01


什么是“晚长”


“晚长”的学术名称为“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(CDGP),这类孩子:


出生身长、体重正常,3-6月龄生长速度开始下滑,3-4岁时生长速度通常为正常低值,生长曲线持续低于身高的第3百分位数曲线,但与之平行。


下图就是CDGP的生长曲线:





02


怎样知道孩子是不是“晚长”?

交给医生判断!


CDGP的标志是骨龄延迟,在体格检查上没有其他异常,与身高和性发育相关的激素水平正常,没有特殊疾病,家族中父母或兄弟姐妹通常有类似的发育情况。CDGP在青少年早期的身高明显落后于同龄人,但一旦进入青春期就会出现追赶生长现象。


需要注意的是,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是排他性诊断,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矮小,是不是“晚长”需要交给生长发育专科医生来判断。即使确诊是CDGP,是否应该用药治疗,也要通过医生的专业判断才能推进。